
芭樂對阿豪說:兄弟~~總算還你的清白。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只帶走你一點點友情~~
阿豪~~讀書真好!!!!!!!!!!!
一如往常的,這天拜訪完客戶後,準備回公司的路上。從車上收音機傳來楊照的聲音,他正談著在不景氣的環境下,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楊照提出了許多的看法,其中讓我感到非常有興趣的就是他對於在不景氣的時代失業,第一件事該省思的不是為了生活,為了錢而趕緊去找一份工作。或是跟隨著市場的熱潮去學習時下熱門增加個人競爭力的課程。
楊照認為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你應該利用這樣的一次機會好好的告訴自己,什麼才是你感到有興趣的,再接下來人生的日子上,你希望替自己建構出什麼樣的人生。在這樣的思維基礎下,去擘劃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與目標。
不論今天社會是不是處在動盪或是不景氣的時代,在做任何的事情之前。我們都應該要思考當我們去做這些事(學習不同課程等等……)的時候,其背後都應該要有一股支撐的力量,那就是建立在自己想要過的到底是什麼要的人生??
一日,與客戶在他們公司閒聊著,聽著一位業界老大哥聊著他那今年要考大學的兒子說道,他認為只要大學不是台、清、交;那讀那一間大學都差不多。後來那位老大哥就說,要叫他兒子去考軍校或是去考警官(因為不打仗、公務員所以會比較穩定的種種因素)。聽完那位老大哥的談話,我問了他一句話,你兒子是對軍校與警官有興趣喔!???他說:也不是啦!!現在讀書,唸的如果不是台、清、交,那唸哪一間大學還不是一樣。到不如去唸軍校或是警官。
有天,遇見姑姑回來家裡,談到今年從台大環境工程畢業,正在考慮要繼續靠研究所還是先去當兵的表弟。
唸環境工程的最少要唸到碩士以上才比較有出路,姑姑轉述著姑丈的想法。
不然就是出去國外進修也是可以考慮的;姑姑娓娓說道。
我表弟的想法是如果要再繼續唸碩士,博士。他覺得未來可能只能往學者的方向走,但他不喜歡往這條路走。我表弟他想著要趕緊去當兵回來開始工作,他說他的同年的同學都開始賺錢,只有他還在唸書,這樣晚幾年他都少賺了幾百萬。
講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共通的地方。那就是我們都喜歡幫別人作決定,我們都以為我們瞭解自己的小孩,瞭解對方,瞭解社會環境結構趨勢,我們都認為我們想的就是最適合自己小孩的。
我認為那是一種極度的不清楚瞭解自己,且自視甚高,自我膨脹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只要不是唸台、清、交,這幾間大學。那唸其他那一間大學都一樣,我不懂這是什麼邏輯與想法。
我也不懂去考軍校當軍人、警官或是公務員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打仗,工作穩定等等的這種因素。
為什麼唸環工的一定要唸到碩士以上才有出路,出國進修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我表弟會覺得他晚了幾年工作會少賺幾百萬??
在這裡,我覺得有許多需要我們去釐清與討論的地方。教育的目的,我覺得不應該只是建立在可以工作穩定,有好的生活……這些價值上。我覺得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幫助與培養每一個生命個體完整與獨立的人格,那是應該要觸及到有關生命意義的教育。只要不是唸台、清、交;那唸其他的大學都一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不夠清楚瞭解自己的一種價值迷失。
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個例,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是類似這樣的狀況。包括我自己本身在學生時期,家人對我的要求、教誨、期望;如出一徹。我們可不可以改變用另外一種思惟模式來看待這些事情,可能我很喜歡歷史,但不一定台大的歷史系就是最好的,有可能東吳他的歷史系才是比較好的,或者是因為我很喜歡某一位教授,而這一位教授是在文化大學授課;所以我選擇了去文化。這也就是說不管是個人也好或是辦一間學校,我們應該要很清楚瞭解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的興趣,這樣我們才有辦法進一步的去培養與建構自己的核心專長。才不會在社會的普世價值中迷失了自己。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美國三大榮譽職是 軍人、護士、消防員。在台灣,不管是服兵役,或是當一個職業軍人。都被大多數的人認為是一種不需要且浪費時間,考不上大學才去考軍校,或是當做是一種生活穩定的職業依靠。這是一個國家社會中不同民眾的價值觀,沒有對或錯;因為那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只是當你的兒子(家人)真的去考軍校當軍人,有天你在路上遇到一個人跟你講現在當軍人的都是米蟲,不會打仗,又領國家那麼多錢,這些軍人真爛。你的心裡作何感想??
20萬的國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只是為了生活安定才去考軍校當兵的,也有人是對於軍旅生涯有興趣,那是他一輩子想要永不停止做下去的一份工作。他除了是要替我們站在第一線保護我們之外,還有就是他把這份工作當成是他們生命中的一份志業來看待。對於你們來說,這份工作確只是一份穩定生活的工作而已。最可怕的是你會講現在當軍人的都不會打仗,都很爛;然而你卻叫自己的兒子去考軍校。
大帥日前跟我聊到他想要設立一間公司,他詢問我的看法。
我問他:為什麼你想要”現在”設立公司??
大帥目前所從事的是屬於工程方面的工作,跟設計師做配合去接一些工程來做,現階段是先做磁磚、大理石的代工。中長期是想再進一步的做代料的部份………………
我建議大帥要先把為什麼想要現在設立公司的原因想好?
再來,問自己成立一間公司所需要的條件。設立一間公司不是只要找一個地方,每個月幾千塊請會計師作帳,反正只有我一個人,有訂單就接,幾個月沒訂單也還活的下去。
但我覺得既然要出來搖旗了,就要把公司的經營目標,方針等等方向與細節討論確認清楚。雖然你可能會把公司地址設立在家裡 (不需要房租),也不用再增購其他的辦公用具。一個月可能會有的固定開銷就是給會計師的費用,還有原本沒設立公司前每個月就在支出的水電費。這種狀況,可能你3個月都接不到工程還會活的下去。
實際上,我想大部份剛出來創業的人,也多少都是這種狀況開始自己的第一步。但我認為不應該這樣算,我覺得雖然實際的狀況有可能是如此。但我覺得在這之前自己必須要有一份企業經營的規劃書,這規劃書中要規劃你要拿多少資金出來設立公司,每個月的房租、水電、人事成本、折舊成本,資金的報酬率、客戶付款利息………..等等所有可能衍生的成本都算進去。這樣你就會知道你每個月至少要有多少的營業額與利潤才能夠養活自己與讓這間公司繼續的經營下去。
再來,你就要規劃自己公司的短、中、長期的目標。把自己公司的方向與目標確定清楚,現在能做的,計劃中要做的,未來想做的,全部都把它規劃好。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很清楚,有系統,有條理的去實現你自己的規劃。甚至是當你在與客戶談案子的時候,雖然有些部份不是你現階段可以做的,但你可以跟你的客戶談你對你自己公司的規劃,甚至是跟你客戶討論他們公司的規劃與經營。老闆談案子,不會跟你談這一坪磁磚的報價要多少,你要給我什麼規格的大理石。他們想談的是公司的經營,市場的潮流,國家的政策方向,世界的趨勢。
後來我還問大帥,未來如果開始代料之後,有可能會發生什麼狀況???產品的品質有問題,廠商無法準時交料,延宕工期(要賠款)……………..雖然你現在每個月都有2~3場的工程。那如果有天你3個月都接不到工作那怎麼辦??
大帥說:這些問題我都可以在事先掌握,而且我也不可能3個月都接不到工程。
我說:沒有什麼不可能。你怎麼知道不可能。
大帥說:我會想辦法讓它不會發生。
我說:你要用什麼辦法??
大帥說:我就是會有辦法。
沒有什麼事是不會發生的,但是我們不會因為它可能會發生而永遠不去執行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降低,避免它發生的可能性。我想起 林 老師說的”乖乖牌”與”叛逆小子”的故事,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人生都在壓力之下做出這2種選擇。 1. 順應它(乖乖牌) , 2. 抗拒它(叛逆小子)。這兩種狀況都是在壓力之下所做的選擇,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當時,我記得是在討論一個案例,我很斬釘截鐵的說,我覺得我不是叛逆小子。我是在做引導,讓整件事引導成我想要發展成我想要的狀況。
但 林 老師說:那還是叛逆小子。
我最近才體會到,其實我是叛逆小子是沒有錯的。
為什麼??
因為我們都是在一件事情發生了,我們去想一個解決的辦法去因應它。如果沒辦法處理,我們就只好當乖乖牌,或是當叛逆小子。
為什麼我提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也讓整件事情引導成我預期要發展成的狀況,我還是叛逆小子呢?
那是因為我們都是在一個壓力底下才提出一個解決的辦法,不管你的辦法在當時有多麼的完美與成功。因為那是在壓力下所做的選擇,所以不管它多麼的成功,它還是會有副作用的,只是我們暫時感受不到而已。
我們都會很得意的告訴自己與別人,我又處理了一件很難處理的案子。但其實我們渾然不知,我們只不過是在一連串壓力下所做出的一種 “ 不得不”的選擇。如此一來,終其一生你就是會被這些壓力所牽引。你不知道怎麼去幫你自己去開創出一個”創造性的人生”。我們以為我們都是在做創造性的人生,其實我們的人生被一條連自己都沒發現的繩索牽引而不自知。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想要告訴大帥,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當你沒有辦法告訴自己想要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當你沒有辦法替自己開創出一個”創造性的人生”的時候。你永遠沒有辦法去預期有什麼事情會發生。
你設立了一間公司,你是公司的老闆。
禾鑫設計,負責人----大帥。
鴻海,負責人----郭台銘。
禾鑫設計的資本額10萬,鴻海的資本額 850億。
你跟郭台銘的差別不是在資本額的大小,不是員工的人數,不是營業額的多寡。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郭台銘也是一家公司的老闆。當你們兩個站在天秤的兩端的同時,判定那一方比較重不是用個人的財產身家,公司規模而定。那個標準是取決於你對自己人生生命的瞭解以及你有沒有辦法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
郭台銘說:他的第一個20年是為錢工作,第二個20年是為事業工作,第三個20年是為興趣而工作。或許會有朋友會覺得那是因為郭台銘已經事業成功才會講這種話。但我覺得其實不然,當他在第一個20年為錢工作的時候,已經為他自己奠定下一個基礎。這基礎成果的展現是需要時間的累積,也透過他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這也是他為什麼會說,神木之所以會是神木在五千年前種子落下的那刻就註定了。所以我想要強調的是那信念的重要性。郭台銘用了60年把他的一生串聯起來,工作à事業à興趣(志業)。我們雖然沒有辦法跟郭台銘一樣有幾千億的身家,但我們可以跟他一樣有一份屬於自己的 “志業”。也因為如此,天秤上的郭台銘與我並不有什麼不一樣的差別。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一直強調瞭解”我是誰”,”瞭解自己”的重要性。
芭樂跟阿豪說:讀書真好。
楊照說:在不景氣之下,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興趣。
唸的大學是不是台、清、交,不是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興趣是什麼。。
為什麼唸環工的要碩士以上才比較有出路。
當職業軍人或是考公務員只是一個生活穩定的依靠。???
設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志業?
如何創造自己的人生?
最後我想用王陽明的故事來跟路過的看倌與朋友們一起分享
王陽明在十一、二歲念書 時問 老師:「何謂第一等事?」
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
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
中華共進會 會長 黃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