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cover page.jpg 


上周上課談到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中間談到 「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
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老師問我們所謂的信心不逆,是對什麼信心不逆??
對"自己"信心不逆,當下我作如是思惟。為什麼是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為我們瞭解自己,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清不楚。所以就是先告訴自己,對於自己的人生生命要往那裡去,往那裡走,告訴自己;對於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瞭解了,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清清楚楚我們的目標在那裡。雖然這路上會有很多的顛簸,會有很多的逆境。因為我們瞭解我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們不會動搖,20年,30年......培養自己獨立完整的人格。
然而這種種的一切,不管是生命意義的重新認知或是價值的認定,還是要建立在一個信念下。什麼信念?? 其實也就是對於"宇宙人生實相"的信念。我們除了在理上要"信"之外,還要如實的觸證"祂"。正所謂"信、解、行、證"。
之前我有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科學家,30年來一直在努力的驗證一個方程式,他一直以為這方程式就是對這世界人民有意義與價值的研究與理論。直到有一天他跌倒在廁所裡,他忽然的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用不對的方程式來做驗證。為什麼會這樣??一個科學家窮盡一生的努力,到頭來發現原來都是錯的。而且世界各地也多少人引用他的論點持續在做研究,因為他最源頭的原理搞錯了。任何的公式背後都有一個理論在支持著這個公式,如果原理不對了,其所實驗出來的結果還會是對的嗎??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對於宇宙人生實相的信念與見地
正思惟---對於生命人生的價值觀
正念---當生命走在人生的路上會有不同的境遇,如何保持我們的情緒與信念不受外境所牽引。
正定---當我們能夠瞭解生命的實相,不會因為外境的順逆所牽引,才能算是"正定"
 
如果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實相不瞭解,那對於自己人生的價值觀也會有所偏執,再來我們也會因為人生的順逆產生情緒,當我們受到牽引後,我們就不會有正定。更不要說會有接下來的"正命(意)、正精進、正語(口)、正業(身)。
所以五祖才會對六祖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這本心就是對於"宇宙人生實相"的信、解、行、證。
 
我一直在想如何的將上課的心得融入我的生活,過去的我一直把自己擺在"正念" 或 "正思惟"上,當人生的路上的順逆境來的時候。心中總是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自在",簡單的說就好比失去自我一般。所以人生會有困苦,人生總是流落天涯。我開始改變,慢慢的將自己放在"正見"之中,透過每天的生活如實的去觀照自己,如此1年,2年,5年..........你會發現。發現一切都不太一樣,為什麼會不一樣??
因為你的"正見"改變了,"正思惟" 與 "正念"也會跟著改變,.....................生命的一連串的人事物改變了,你就會改變你的人生。我想這是佛祖在八正道要告訴我們的,任何的修行都是有次第的,但也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其基礎就是瞭解實證"宇宙人生的實相"。


黃老闆 于11/26 止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ehlintsai 的頭像
    yuehlintsai

    南國的角落

    yuehli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