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來虛無才是實有的源頭,我放開了,我才真正的擁有,問不死之道何在?就在不生。

大家看看就好,只是個人心得。有不同的看法與建議還請各位給我指點一下!!

看完簡報之後
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沒有那種直達我心裡的感動與認同。
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種疑問與對自己生命該往何處去的一種深思。
對於上人所提暢這樣的智慧我相信是可以為我們自己甚至是為整個社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內化與教化的作用。只要我們可以如實的奉行,但是我要問的是..........那接下來呢???
或許會有人說.....這些就已經做不好了....還跟人家問接下來呢?
等你都做到了再說吧!!!

我發現現在普遍的社會價值都有一種錯置與顛倒的現象
大家都一直再看再捉再追逐那些看得到捉得到與追得到的人事物
大家一直都認為這是人生或是修行的一種過程與次第
大家反而忘了不曾想到要去瞭解到底這樣的過程與次第是要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
我想起六祖跟我們說過的一段話
祂說: 覺,正,淨。這是祂對皈依所作的解釋

佛者覺也,所以也就是說我們要有一個覺知的心,要有一份覺知力。反之,則為迷。佛祖要我們皈依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的自心本性,因為我們跟佛一樣都有一份成佛的佛性。不用大老遠的跑遍群山訪名師,正所謂「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法者正也,什麼是法?那是對宇宙人生學問的一種正見與正知,所以釋儒道都是要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人生生命的實相,當我們的知見是建立在此正知正見上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走在邪道上,這"邪"其實也就是"外",而外其實就是遠離之意。當遠離了正知正見,你所做的任何事情(行善/布施/說好話/做.........) 都與真正的修行無關。

僧者淨也,淨而不染。為什麼淨而不染?又該如何才是淨?大家都知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不要執著於"六根與六塵相應而產生六識進而生出所有的境界。其實這世間上的所有一切都是因為"因緣具足"而生,這樣的過程與現象其實都是會生滅的,如果當我們有一絲絲的心念去貪著於現象界的所有一切。那其實就不能說是"淨"了。
六祖說過: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滅的,是本自清淨的.....................

智慧的培養是要建立在"覺正淨"的基礎之上,而這也是幫助我們瞭解宇宙人生實相所需要的不同元素。這是需要時間的,透過我們每天的生活,面對每一個人,歷緣對境。每一天,每一位遇到的人與每一件面對的事,這些都是每一個認識自我與超越自我的機會。

六祖壇經中,五祖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與大家共勉之。

隨便說說,看看就好!!!
 
中華共進會 黃老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ehlintsai 的頭像
    yuehlintsai

    南國的角落

    yuehli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